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行业市场 ->中小企业海外参展出现两极分化

中小企业海外参展出现两极分化

编辑: 发表时间:2008/4/8 浏览次数:4338



   出口退税政策改变,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员工工资水涨船高,银行贷款提高门槛,汇率不断攀升,令中小企业对外出口遭遇"寒流",致使--

  中国中小企业海外贸易拓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单一手段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展览的地位从未动摇过,尤其是海外参展,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将近20000家企业参加各种境外产品展会,足迹遍布全世界 60多个国家。


  新年伊始,各展览公司加强全年招展的攻势,推出各行各业的各国展览会资料,各外贸企业也开始考虑制订参加展览会的计划。然而,从2007年下半年一系列货币从紧政策开始实施,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攀高,使过热的国内经济在紧缩政策推出之时,也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的工作上遭到"寒流"。银根偏紧,使中小企业海外参展的现状发生变化。

  海外参展成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自本世纪初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尤其在沿海发达城市,前几年地方政府给予中小企业很大的创业便利,比如给私营企业的出国人员办理因公护照和商务签证,对摊位费和人员出国费给予财政补贴,有的展览会甚至出现出国参展无成本支出或倒赚的现象。

  在这种政策的催生下,大大小小的外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长,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地开花。不少厂家即使订单少、生产流水线吃不饱,也绝不肯做内贸,不肯让自己的产品流向国内市场,为的是确保出口外贸的高利润回报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样一个利润回报有保障且有国家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鼓励下,中小企业的参展选择,往往与参展国家、参展费用直接联系,哪个展览会费用低、补贴多,其对于参展企业就更有号召力。

  货币从紧中小企业海外参展进退两难

  然而,随着2007年下半年中央货币政策及一系列措施出台,不断敲响经济过热发展的警钟。参加国外展览会的主力军是大批中小企业,货币从紧政策出台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中小企业。

  一方面,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退税的产品和退税率都在不断减少和下降;另一方面,国内的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包括员工的工资有了国家规定的最低保障,形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银行贷款也对中小企业提高门槛。同时,汇率的不断攀升,使有些企业越做越亏,不做又不行。这使许多中小企业显得茫然失措。

  面对多重压力,多数中小企业依然不愿放弃已有的阵地,并幻想获得更多的外贸订单,以摆脱国内生产资金不足的困境。

  海外参展或是追逐知名展会或是放弃参展

  在欧洲主办单位大幅提高的参展费用面前,中小企业越来越谨慎地选择展览会,不轻易流露参展意向。不少中小企业以前很有参展热情,今年以来不再报名参展,对出国参展开始出现分化,呈现以下特点:

  减少参展数量,只选择著名的专业性展览会,或成熟市场和地区。一些参展老客户,以前一年要参加5-6个展览会,但今年以来,只是有选择地参加少量影响力大的展览会,一般规模较小的展览会不再涉足。

  以前有大量的财政补贴,还可以带产品开拓新市场,一般一年也就参加1-2次展览会。现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这些企业只愿意参加当地最有影响的展览会,一方面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一方面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这也衍生企业参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现象--对展览会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对展览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参展费用的成本核算越来越细,对参展人员的培训越来越精,对展览会的选择越来越谨慎。

  总的趋势是,更加追逐参加世界著名的专业性展览会,如法兰克福消费品展、德国科隆五金展、法国巴黎面料展等;更谨慎地选择展览会,更大范围地收集展览会的信息,一旦觉得费用不可承受或有一定的困难,便毫不犹豫地暂停参展,以保住固有的一点资金积累。

  专家建议海外参展不能仅走接订单的老路

  业内专家指出,对企业来说,海外参展更重要的是改变意识,在走出去之前就对"为什么要出国"、"出去了怎么办"这些问题有过思考。万万不能还停留在出国就是接订单的老路上,这样只能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越来越低下,一直处在生产链的最低段并最终成为价格战的牺牲品。

  在国际展会上,中国中小企业还是会集体无意识地展现他们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比如,中国的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还是喜欢单打独斗,不太愿意和同行配合协作作战。体现在展会上,就是同一展会,中国企业还大都以三个以上的展团出现,力量分散。在展位布置上,也各自为政,不太愿意形成整体风格。说到展位,中国的中小企业出国参展时,由于成本上的考虑,往往只会选择9个平方米的标准搭建,而不太愿意做特装。这就体现中国中小企业对自身形象和品牌还不是太重视,海外推广的主要目的还是卖产品,而不是推广品牌和形象。

  总之,中国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任重道远。同时,在海外拓展市场,参展只是第一步,在参展的同时,还要同时运用市场考察、电子商务、平面广告等多种手段,才能真正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并且站住脚、扎住根。刘微 产经网-消费日报
 

   分享到:

标签:

官方互动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