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页 -> 新闻列表 ->2007年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展望

2007年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展望

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08/2/3 浏览次数:1828


摘要:国内钢铁产能进一步释放,新增资源继续快速增长,在国内需求和出口旺盛拉动下,国内钢铁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供大于求,相反,市场供需相对偏紧,价格总体呈上涨走势,行业效益增长良好,增速呈现回落趋势。行业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产业集中度仍在下降,总能耗仍有所上升。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2008年钢铁行业增长将适度放缓,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行业效益分化将加剧。

 

一 2007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运行特点

(一)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国际国内需求旺盛

国内钢铁产能进一步释放,产量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1~8月份,粗钢产量达到3.2亿吨,同比增长17.74%,钢材产量达到3.67亿吨,同比增长24.1%。从增速来看,前8月国内钢铁产量增长与2006年同期以及全年水平基本相当,但由于基数上升,因此产量增长的绝对量超过2006年同期。2007年,除中国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钢产量增长缓慢,1~8月,全球67个产钢国生产粗钢86971.9万吨,扣除中国的钢产量,其他国家粗钢产量为54919.4万吨,同比仅增长2.3%,我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35%进一步提高到36.8%。

尽管新增资源增长快速,但2007年以来国内钢铁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供大于求局面,相反,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持续维持在低位运行,市场供需相对偏紧,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景气态势。

从原因来看,主要是国际国内需求形势较好。一方面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国际钢铁需求,特别是亚洲、拉美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市场的需求旺盛,拉动国内钢材出口大幅增长,消化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增量,统计显示,2007年前8月我国出口钢材4508万吨,同比增长达到83.9%,出口钢坯561万吨,同比增长11%,坯材合计净出口折算粗钢4088万吨,同比增长达135.2%,净出口量占前8月国内粗钢总增量4829万吨的85%,净出口增量2350万吨,占前8月粗钢总增量的近50%。2007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增长的大部分都通过出口流入到国际市场,旺盛的国际需求是拉动国内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另一方面,2007年国内钢铁需求也较为旺盛。尽管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下,从2006年开始我国钢铁需求已呈现出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的特征,但由于2007年国内经济加快增长,相应带动国内钢铁需求的加快,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到11.5%,比2006年同期加快了0.5个百分点,造船、房地产、机械、汽车等主要用钢行业增长良好,几大行业产品产量增长都达到或超过20%,对钢铁需求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从大致反映国内钢铁可供资源的表观消费量来看,1~8月份,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3344万吨,增长17.5%,落后于下游行业的产量,市场资源供应呈现偏紧态势。

(二)出口由大幅增长转向平缓,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产能不断上升、国内外价差拉大以及产品竞争力的逐渐提升,促使我国近年来钢铁外贸一直呈现出出口不断增加,进口不断减少的趋势,2006年我国钢铁出口首次大于进口,从多年的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2007年,这一趋势继续延续,出口继续大幅增长,进口加速下降,导致净出口总量不断攀升。上半年,在国际市场需求强劲拉动及国内外价差的驱动下,钢铁产品出口保持强劲态势,累计出口钢材3379万吨,同比增长97.7%,出口钢坯437万吨,增长41%;进口钢材869万吨,下降7.7%,进口钢坯14万吨,下降33.3%。进出口相抵,净出口钢材2510万吨、钢坯423万吨,折合钢相当于出口粗钢3093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粗钢净出口增加1987万吨,增长高达179.7%。

从6月份开始,我国钢铁出口开始回落,6~9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分别为636万、594万、538万、444万吨,环比持续下降,且下降的速度逐月加快。前8个月累计,钢材和钢坯出口同比增幅分别为83.9%和10.7%,比上半年的增幅分别回落了14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将钢材和钢坯的进出口折合成粗钢计算,9月份我国净出口钢353万吨,环比下降达到21.3%,9月份日均净出口钢为11.8万吨,而4月份的水平是22.4万吨,在5个月的时间内下降高达47.5%,降幅明显。

导致下半年我国钢铁出口回落的因素较多,包括产量增幅下降、贸易摩擦不断、国内钢价上涨后国内外价差的缩小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第二季度国家连续四次密集出台限制钢铁产品出口的调控措施。4~6月份,我国相继推出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等“组合拳”,4月15日起,将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6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进行调整。目前大部分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已基本回归到零,还有钢坯等一些钢铁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最高达到15%。

(三)价格总体呈上涨走势

2007年截止到9月份,国内钢材价格除了在5~7月间出现一波下跌行情之外,其余月份基本上保持较为强劲的上涨走势。反映在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上,前9个月除了6月和7月钢价指数环比有所下降外,其余大部分月份指数环比都有所上升。与2006年同期比,2007年以来钢材价格明显上涨,钢材价格综合指数除了在6月份低于上年同期外,其他月份指数都在上年同期之上。截至9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达到115.14点,比2006年末的105.15点上升9.99点。其中,长材价格升幅明显高于板材。9月末长材价格指数达到113.09点,比2006年末上升21.32点,比2006年同期上升20.73点;9月末板材价格指数为118.04点,比2006年末上升6.91点,比2006年同期上升5.99点,价格涨势的差异造成国内长材和板材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

从原因来看,大量出口后国内市场供应偏紧是推动2007年以来钢材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长材价格升幅较大程度上高于板材,也主要受到各自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2007年以来,长材产量增速回落,而板材产量增长加快,1~8月份我国长材产量14977万吨,同比增长17.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个百分点。板材产量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累计产量13861万吨,同比增长33.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5个百分点。而从需求来看,2007年由于大量出口目的地是亚洲和拉美等一些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进口的主要是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材产品,因此长材出口的增幅明显高于板材产品,加剧了国内长材资源的紧张。另外,原材料、燃料以及航运价格2007以来大幅上涨,造成钢铁生产成本压力大增,也是支撑国内钢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四)行业效益增长良好,增速呈现回落趋势

在产销增长以及价格上涨条件下,2007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效益增长良好,1~8月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长58.9%,而2006年同期利润同比为下降2.58个百分点。从大中型钢铁企业来看,利润增长更为明显,1~8月钢协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03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53%,已超过2006年全年利润水平;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2.28%,比上年同期(11.19%)上升1.0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率8.03%,同比上升1.8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70%,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三项指标均保持同比较大上升。利润增长的同时,亏损企业家数和亏损金额都比上年同期减少,大中型企业中,1~8月份累计有6户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减少6户,亏损面6.25%,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30亿元,同比下降61.62%。

尽管行业效益增长快速,但增速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趋势。前5个月,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完成利润总额处于逐月攀升态势,5月份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7亿元,但5月份以后重点钢企的利润逐月下滑,6月份为123.7亿元,7月份76家钢企利润为116.3亿元,到8月份76家大中型钢企利润总额只有110亿元,利润缩减趋势明显。反映在增速上,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和大中型钢铁企业前5月利润增长分别达到120%和154%,但到8月份增速则急剧回落到58.9%和77.53%,下降了一半。从原因来看,一方面是2006年同期利润总体前低后高,基数上升;但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2007年以来,钢铁行业原材料和航运等成本上涨非常快,加之出口创汇受到了出口税调整的影响,行业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

二 2007年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钢铁需求的上升,钢铁行业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需求急剧增加,原材料、燃料以及运输等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从2007年以来的情况看,这种上涨的态势仍在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发展遭遇到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2007年钢铁生产原材料价格全面攀升。从铁矿石来看,2007年以来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铁矿石,价格增长都相当迅猛,2006年末,我国华北地区国产66%干基铁精粉价位在730元/吨左右,而截止到2007年10月12日,同等铁精粉价格已经上扬到12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60%。印度63.5%品位矿粉天津车板价在上年末为670元/吨,而到2007年10月10日已经上扬到1280元/吨,上扬91%。从海关进口统计来看,2007年8月份我国进口的全部矿石均价为89.76美元/吨,较2006年12月份的69美元/吨增长30.3%。海运价格大幅攀升,是2007年以来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2007年以来海运费除了在5~6月份有所回调外,其余期间都在上扬,特别是7月份以后,运费持续暴涨。9月10日,巴西图巴朗至中国北仑的铁矿石海运费为71.62美元/吨,比年初上涨37.979美元/吨;西澳至中国北仑的海运费为27.58美元/吨,比年初上涨11.81美元/吨,涨幅分别高达112.9%和74.89%。高运费已成为中国钢铁业的沉重负担。

除铁矿石价格不断飙升以外,其他原材料价格涨幅也较大。2006年末全国主要产焦区二级冶金焦平均价格为1015元/吨,而截止到10月10日,二级冶金焦均价已经上扬到1318元/吨,上涨近30%。铁矿石、焦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钢铁生产成本显著上升,统计显示,上半年钢铁企业的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了8.34%,仅进口铁矿石一项全行业就增加成本188.94亿元,前8个月,我国平均每吨粗钢生产成本比2006年平均值上升了110美元。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钢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已无可回避:(1)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将在2007年11月展开,长期合同价格在2005~2007年已涨升逾120%,而目前普遍的预期是新一轮谈判后价格将再次上涨15%~25%甚至更高;(2)目前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加之环保要求,使得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将不断提高,今后要廉价获得矿产资源的机会越来越少;(3)煤焦炭的价格由于政府不断增加税收,包括提高资源税、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等,价格也将保持长期上涨态势;(4)随着国家逐步加快推进资源价格体制改革,许多资源性产品成本将会升高,电价、水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已是必然;(5)为了防止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中央银行已经连续多次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息,预计今后还会有加息举措出台,贷款利息的提高,将提高钢铁行业资金成本,增加利息等财务费用的支出;(6)国内产业工人工资福利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家“以人为本”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入,今后若干年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人的工资水平、福利水平将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这一进程将呈现加快趋势。

(二)产业集中度继续下降

近几年我国钢铁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我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却不断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国钢铁产量前10位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占总量的34.7%,2005年下降至33.6%,而2006年则下降到了29%;2007年上半年,我国钢铁总产量为2.3758亿吨,同比增长18.92%,但从产量上分析,产业集中度继续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21家大企业产钢量占总产钢量的50.5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5%;年产钢100万吨的大中型企业产量增长为14.52%,比全行业增长低4.34个百分点;上半年地方中小企业钢产量增加36.8%,比全行业增长高17.89个百分点。

钢铁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集中度却长期不升反降,是目前我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最大的障碍。产能过于分散,对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一方面使得我国在国际原材料采购中长期缺少话语权,利益损失巨大,另一方面,虽然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但产能分散使得产业整体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难度,造成对资源能源消耗的巨大浪费。

与国内产业相比,国际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远远超过我国,但即使这样,国际钢铁巨头仍在积极寻找并购重组机会,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目前触角已伸入到我国。这种形势下,必须坚决加快和加大我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和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2007年以来,虽然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确定的目标,我国加快了行业整合重组的步伐,1月宝钢集团重组新疆八一钢厂之后,于7月23日又与包钢签订了战略联盟协议,为下一步双方在资产联合等更深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8月1日,又有武钢以48.41%持股比例相对控股与昆明钢铁集团重组联合,但这些举措仍未能改变我国钢铁业重组联合缓慢造成的产业集中度低的局面。

(三)总能耗仍在上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2007年以来,虽然中国钢铁行业单位能耗有所下降,但由于中国钢产量增长过快,总能耗仍在上升,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仍相当艰巨。根据对纳入钢协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统计表明,1~7月份,吨钢综合能耗625.98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3.49%;吨钢可比能耗610.5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3.35%,与此同时,1~7月大中型企业吨钢耗用新水5.75吨/吨,同比下降16.22%;外排废水总量下降9.2%。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大中型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4%,烟尘排放总量下降4.94%,粉尘排放总量下降3.88%,外排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下降8.26%。但是,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单位能耗有所下降,但总能耗仍在上升。受中国钢产量增长过快影响,1~7月份钢铁行业总能耗同比上升10.51%。由于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尽科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等因素,全行业的发展还没有根本改变依靠能源、资源消耗增加支撑钢铁工业发展的模式,因此当前国内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还相当艰巨,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刻不容缓。

三 钢铁行业未来发展预测

(一)2007年后期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将由偏紧转向基本平衡

从2007年以来钢铁行业运行的趋势特点来看,后几个月国内钢铁市场总体将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市场供求将由前期略有偏紧转向基本平衡,但受成本居高不下的支撑,钢价将继续在高位运行。需求方面,后几个月国内固定投资受下半年密集的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增速预计会有所回落,但由于政策效果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很快在年内体现,因此,投资增速回落的幅度会较小,全年预计投资增速仍能保持在约26%左右的高水平,另外,进入9月份以后历来是国内各类施工项目的高峰期,钢铁需求受“金九银十”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所加快,总体来看,需求增长年内还将有所上升。2007年上半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5%,前8月上升到9.7%,预计全年增速水平将进一步上升到11%,按照2006年全年粗钢消费3.98亿吨水平计算,2007年全年粗钢表观消费约在4.42亿吨。供给方面,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已经初步取得了实效,2007年以来粗钢产量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政策仍在进一步加大力度,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前8月钢产量增速为17.7%,预计全年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到15%左右,全年产量约4.88亿吨。后几个月,出口将继续消化部分产能,但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考虑到目前的国际国内价格差,预计后几个月钢材出口约能保持在月均400万吨的水平,全年净出口坯材折合粗钢约在5200万吨左右,因此2007年国内粗钢可供资源大约在4.36亿吨,与消费需求基本平衡。

(二)2008年国内钢铁行业增长将适当放缓

2007年以来,外贸顺差过大、货币流动性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等因素,推动经济加速增长,CPI持续高出年初设定的目标值,已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为防止经济从偏快向过热转变,国家下半年果断加快了宏观调控的步伐,货币政策方面连续几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更为频繁,信贷控制更趋严厉,财政政策方面连续出台外贸出口调控政策,大规模降低出口退税等。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来看,部分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但受时滞的影响,政策效果将在2008年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调整,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回落到10.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23%。就钢铁行业来说,作为政策调控的重点行业,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将对其市场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首先从需求来看,钢铁需求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2008年增速的回落将影响到全年钢铁的需求。除此以外,近两年来全社会钢铁消耗系数呈现出下降趋稳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在2001年我国钢铁工业出现爆炸式增长之前,我国粗钢消费量同比增速曾长期在10%上下波动。2001~200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除2004年降至10.7%外,其余4年均在20%以上,其中最高的2003年达到25.7%,而2006年表观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到13%,2007年前8月进一步下降到9.7%,全年估计在11%左右。以表观消费需求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比较,可以呈现出国内钢铁消耗系数的变动趋势:我国钢铁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在2006年前远大于1,而2006年下降到接近1左右,2007年前8月的情况表明比例已经进一步下降到低于1的水平。而钢铁消费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比自2001年以来基本上呈下滑态势(2004年有小幅反弹),2006年已降至1/2左右,2007年前8月下降到略高于1/3左右,基本上呈下降趋稳趋势,因此,从趋势上来看,随着2008年国家节约型经济战略的继续实施,这一比例还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会减少。钢铁消耗系数下降,表明在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的情况下,钢铁需求增长将下降。综合考虑机械、建筑、家电、汽车等几个主要用钢行业目前的发展形势,初步估计2008年国内钢铁的表观消费需求大约增长10%左右,增速比2007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全年需求量约4.86亿吨。

其次从供给来看,产量和出口将决定2008年国内钢铁的可供资源数量。2008年,我国钢铁产量增长将进一步回落:一是前两年钢铁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06年钢铁项目投资甚至出现负增长,钢铁产能释放的高峰已过;二是随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我国钢铁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加快,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中透露,2007年上半年我国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140万吨、炼钢能力870万吨,下半年将采取措施,确保全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和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目标的实现;三是我国目前正在制定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抬高主要耗能行业新建项目门槛,淘汰行业落后生产能力,强令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这其中就包括钢铁行业,这一标准将很快发布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008年的钢产量。初步预计,2008年,国内钢产量同比增长将回落到12%左右,全年粗钢产量5.47亿吨。出口方面,由于预期经济形势良好,国际钢铁协会近期将2008年全球钢铁需求的增速进一步调高到了6.8%,因此2008年国际钢材需求仍将非常旺盛,国内外钢价差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很大,在足以消化2007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后国内钢铁出口将存在重新反弹的冲动,但是,一旦出口再次反弹,国家已经表示出将很快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的信号,因此,2008年钢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已是必然。考虑到政府已经基本能接受的出口占产量的10%的水平,估计2008年坯材折合粗钢出口大约在5400万吨左右,总量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非常有限。粗略测算,2008年国内粗钢可供资源约4.95亿吨,略大于国内需求量,总体基本平衡。

(三)钢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行业效益分化将加剧

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2008年国内钢铁行业仍将受到高成本的压力,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铁矿石、焦炭和航运等原材料以及运输价格仍保持高位上涨态势,这将使得2008年国内钢铁市场在供给略超出需求的情况下,价格仍处在高位运行。不过,尽管价格仍在高位,由于产需规模增长放缓的原因,2008年国内钢铁行业的效益增长将比2007年回落。行业效益的下滑,将加大2008年国内钢铁企业的分化,一些规模较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而又不具有铁矿石等资源的钢企、将在成本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增速回落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情况下亏损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而大型规模钢企由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一方面能够凭借其规模经济,消化掉部分成本,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大部分与国外签订长期矿石和运输合同,有的还拥有自己的矿场资源,能够抵御部分风险,再者,规模钢企往往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优化企业内部结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作者:范敏,经济学硕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主要研究产业经济预测与分析、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等问题。)中国网 china.com.cn 

   分享到:

标签:

微博

中越博览网官方微博

联盟单位:广西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南宁会展行业协会、东盟商务中心
运营单位:广西南宁华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备11003182号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86 771 4899330
参展预订